我在一家外资公司工作。刚加入时,根据我那坐不住的性子,我认定自己做几个月就会走人。 结果今年开始迈向两位数字的工龄了。(悲催,时间去哪里了) 公司的变化也很大,例如从“小作坊”式经营,到现在被风投公司收购上市。 在此之前,我没有任何外国留学或者在外资公司工作的体验。 和那些喝过洋墨水的同事有着很大对比。 公众场合问年龄 首先,作为一家外资企业,我们日常是没有任何外国人在里头工作的。 我们其实是一家打着外资公司壳子的香港本土公司。 不要问我为什么,据我观察,这在其他的外资公司都屡见不鲜。 也就是说,如果你要去一家外资公司,和你接头的,大几率是中国人。 当然,需要的场合,公司就会派遣职员来香港进行短期工作。 作为公司新晋小薯仔,一天早上,难得看到外国领导,不自觉地打醒十二分精神,准备随传随到。 我 (正襟危坐):Good morning! (早上好) 领导(笑呵呵):Good morning! Ummm…How old are you?(早上好,嗯~~你多大了?) 我措不及防。年龄不是女人的秘密吗? 我决定死都不讲,厚着脸皮,让领导再重复一次。 他有点严肃又略有点放松地、真的重复一次。 我努力摁下自己想把英语朗文教科书标准答案读出来的冲动:“It is a secret。” (这是一个秘密。) 取而代之的是鼓起勇气反驳:“Why ask?” (为什么这么问呢?) 我心里万马奔腾,领导会不会说,让你答就答呗,装什么B。 不过,领导继续和蔼地说: “Because you look so young。Before I come, I thought you are older, now you look just 23 or so。” (你看起来很年轻呀!我来之前以为你要更老一些,现在看起来可能23岁多点吧~~) 作为大龄剩女,突然听到这种“谬赞”,真的不知道开心好,还是不开心好。 因为外国的年龄观念和华人的年龄观念本身就有差别吧。 外国同事通常报道完毕之后,就启动“宾至如归”模式。 大家工作的办公室,地下通常都铺地毯是吧。 地毯很薄,毛又很粗糙。这种只是装饰的东西,很少人觉得是真正的地毯吧。 我们的外国同事,每天早上穿着隔壁大街酒店的一次性拖鞋,一来到工位坐下,就脱下鞋子,然后…… 光!着!脚!丫!子!到!处!走! 我们只能说,不嫌脏的话,光踩着也不太舒服吧? 不仅如此,老外发挥了人在哪,阳光沙滩就在哪的优良传统。 工作累了,干脆整个人躺在地毯上,双脚抬高在那晃悠。 加上他们走哪都不差一副墨镜,旁边就差一把太阳伞了。 碰上来的人比较多的场合,我们日常会增添两项工作: 第一,增加矿泉水和提神饮料的库存。 第二,多配几把厕所的钥匙。 第一项工作容易理解,第二项工作则另有内情。 人来得多,去厕所的人数和次数随之增多; 想是大家日常使用钥匙的时候,没什么机会能把钥匙用到直接腰斩吧。 我们试过钥匙在一天内用断了三把。 它们的尸体每次就横陈在我们面前,以供悼念为公司光荣捐躯的壮举。 第三次的时候,我们的心都快石化了。 这个什么天生神力,钥匙一天里可以拧断三条? 但我们外国同事脸上有着小愧疚之余,却一脸懵逼,仿佛写着: 这种钥匙什么材料做的,这么容易就拧断了? 晋升和不晋升,反正就那么回事 香港公司的角色只负责帮总部打点,工作内容不是太复杂。 换言之,晋升的机会非常微弱。 公司近几年开始着眼其他地区市场,也多了些外出公干的机会。 这些机会,放在以前工作的公司,从来不敢想。 但是在这家公司里,似乎不难争取。 不过争取到和被公司看重,完全是两码子的事。 有一次凌晨五点,在去机场的路上,手机上突然闪过一则消息。 是一位同期加入公司、在其他地区工作的同事晋升了。 虽然为同事觉得开心,但回头看看自己,营营役役永远没个头。 开着车的的士司机看到我有点异样,和我聊天并鼓励我: “放心,公司肯让你外出公干,证明还是看好你的。” 虽然这是个白色谎言,我还是感谢司机的开解(谢谢陌生人)。 直到几年之后,那一位晋升的同事,忽然离开了公司。 而其他得到公干机会的资深员工,又突然被离职。 我就觉得,看开了。 可能自己也会殊途同归吧,反正晋升和不晋升,也就是那么回事。 既然改变不了结果,那就改变看风景的心情,例如享受美食: 外出公干可以尝到不同美食 有次在飞机上,一向冷静的机长竟然突然兴奋起来。 打断乘务长的公告,告诉我们可以两分钟后起立,欣赏窗外两架飞机同时翱翔天空的美景。 这如同TVB 的Captain Cool让乘客欣赏双彩虹的电视情节,想不到在真实生活里也可能发生。 无论什么公司,人性是共通的 不要看我们打着外资公司的幌子,其实山头主义我们也有。 很神奇的是,无论哪种国籍,大家跟红顶白的天性是一样的;世态炎凉也是一样的。 树大有枯枝,光说不干假把式的领导,也大有人在。 有几年曾经直属的外国领导,把我的工资,记错成了别人的工资; 我的人工调整幅度,记错成了别人的调整幅度。 第一年,我愕然。第二年,笑而不语了。 真心错付,第一次是不小心。第二次,就要缴纳自己的智商税了。 毕竟,相对于他们自己本国的员工,并不是很多人想离开家人,飘洋过海来陌生的地方长期工作。 有的时候,不是看到希望才继续工作,而是继续工作才看到希望。 有一次,公司的业务高峰期,大家都在工位埋头紧张工作,这又是个不眠夜。 披星戴月是社畜的基本历练吧 身边同样紧张工作了一天的外国同事,来到我身边,看着窗外帆船点点,碧浪涌动,夕阳漫天: “你看,窗外的大海,夕阳西下。一天的工作,无论多忙,都要宣告结束。 无论世界怎样,太阳明天还是会同样升起。 |